大樹移植技術
大樹移植成功與否,固然與起掘、吊運、栽植及日后養(yǎng)護技術有密切關系,但主要決定于所帶土球(塊)范圍內(nèi)吸收根的多少。
(一)大樹的準備和處理
1.作好規(guī)劃與計劃為預先在所帶土球(塊)內(nèi)促發(fā)多量吸收根,就要提前1至數(shù)年采取措施,而是否能做到提前采取措施,又決定于是否有應用大樹綠化的規(guī)劃和計劃。事實上,許多大樹移植失敗的原因,是由于事先沒有準備好已采取過促根措施的備用大樹,而是臨時應急任務,直接從郊區(qū)、山野移植而造成的。可見做好規(guī)劃與計劃對大樹移植極為重要。
2.選樹應對市郊等地可供移植的大樹進行實地調(diào)查,包括樹種、年齡時期、干高、干徑、樹高、冠徑、樹形,進行測量記錄,注明最佳觀賞面的方位,并攝影。調(diào)查記錄土壤條件,周圍情況;判斷是否適合挖掘、包裝、吊運;分析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,此外,還應了解樹的所有權等。選中的樹木,應立卡編號,為設計提供資料。
3.斷根縮坨也稱回根法,古稱盤根法。先根據(jù)樹種習性、年齡和生長狀況,判斷移栽成活的難易,決定分2-3年于東、西、南、北四面(或四周)一定范圍之外開溝,每年只斷周長的1/3 -1/2(圖9-2)。斷根范圍一般以干徑的5倍(包括干徑)畫圓(或方)之外開一寬30 - 40cm、深50 -70cm(視根的深淺而定)的溝。挖時最好只切斷較細的根,保留lcm以上的粗根,予土球壁處,行寬約lOcm的環(huán)狀剝皮。涂抹0。001%的生長素(萘乙酸等)有利促發(fā)新根。填入表土,適當踏實至地平,并灌水,為防風吹倒,應立三支式支架。
(二)起掘前的準備工作
根據(jù)設計選中的樹木,應實地復查是否仍符合原有狀況,尤其樹干有無蛀干害蟲等,如有問題應另選他樹代替。具體選定后,應按種植設計統(tǒng)一編號,并作好標記,以便栽時對號入座。土壤過干的應于掘前數(shù)日灌水。同時應有專人負責準備好所需用的工具、材料、機械及吊運車輛等。此外還應調(diào)查運輸線路是否有障礙(如架空線高低、道路是否有施工等),并辦理好通行證。
(三)起樹包裝
經(jīng)提前2-3年完成斷根縮坨后的大樹,土坨內(nèi)外發(fā)生了較多的新根,尤以坨外為多。因此在起掘移植時,所起土坨(球或塊)的大小應比斷根坨向外放寬10-20cm。為減輕土坨重量,應把表層土鏟去(以見根為度,北方習稱“起寶蓋”)。其他起掘和包裝技術,因具體移植方?jīng)讯悺?/span>
(四)吊運與假植
吊運前先撤去支撐,捆攏樹冠。應選用起吊、裝運能力大于樹重的機車和適合現(xiàn)場施用的起重機類型。如松軟土地應用履帶式起重機。軟材包裝用粗繩圍于土球下部約3/5處并墊以木板。方箱包裝可用鋼絲繩圍在木箱下部1/3處。另一粗繩系結在樹干(干外面應墊物保護)的適當位置,使吊起的樹略呈傾斜狀(。樹冠較大的還應在分枝處系1根牽引繩,以便裝車時牽引樹冠的方向。土球和木箱重心應放在車后輪軸的位置上,冠向車尾。冠過大的還應在車箱尾部設交叉支棍。土球下部兩側應用東西塞穩(wěn)。木箱應同車身一起捆緊,樹干與卡車尾鉤系緊。運樹時應有熟悉路線等情況的專人站在樹干附近(不能站在土球和方箱處)押運,并備帶撐舉電線用的絕緣工具,如竹竿等支棍。
(五)定植與養(yǎng)護
核對坑穴,對號入座。方箱定植穴最好也呈正方形,每邊比箱放寬50 - 60cm,加深l5- 20cm。量木箱底至樹干原土痕深度,檢查并調(diào)整坑的規(guī)格,要求栽后與土相平。土壤不好的還應加大。需換土或施肥應預先備好,肥應與表土拌勻。栽前先于坑穴中央堆一高15 - 20cm、寬70 - 80cm的長方形土臺,長邊與箱底板方向一致。穿鋼絲繩于兩邊箱底,垂直吊放。底士不松散的,放下前應拆去中部兩塊底板。入穴時應把姿態(tài)最好的朝向主要觀賞面。近落地時,1人負責瞄準對直,4人坐坑穴邊,用腳蹬木箱的上口來放正和校正位置。然后拆兩邊底板,抽出鋼絲繩,并用長竿支牢樹冠。先填入拌肥表土達1/3時再拆除四面壁板,以免散坨,夯實再填土;每填20 - 30cm土夯實1次,填滿為止。按土塊大小與坑穴大小做雙圈灌水堰,內(nèi)外水圈同時灌水。其他栽后養(yǎng)護基本同前。